top of page
琵琶語劇照03 - Maurice Lai.jpg

琵琶語

好順景藝術工作室

戲劇顧問 |

 

製作顧問 |

崑曲唱腔指導 |

表演指導|

導演 |

編劇 |

音樂設計暨樂師 |

 

樂隊 |

 

空間暨燈光設計 |

 

服裝設計 |

造型設計|

 

舞臺監督 |

平面攝影 |

平面設計 |

施如芳

李惠美

溫宇航

朱安麗

陳煜典

袁學慧、鄭國偉

許淑慧

王瀅絜、許淑慧、曾柏竣

陳冠霖

林玉媛

陳昶諭

藍靖婷

陳又維

好神的設計工作室

作品介紹:

 

「昭君出雁門,即是他邦人。」

 

當日漸融入他鄉,卻又不完全屬於他鄉;當想要回望故鄉,「故鄉」卻又瞬息萬變。

他鄉久居是否成故鄉?人的內心歸宿何處覓?

 

本劇以傳統京崑、粵劇之《昭君出塞》作為底蘊延伸創作,

試圖揉和不同聲腔、語言以現代劇場形式創作實驗戲曲。

由兩代戲曲旦角演員陳美蘭、袁學慧拼場角力,

從王昭君及其女兒一場對話出發,回溯「出塞後」重重心事,

延伸兩代身份認同的不同想像,緊扣當代移民離散議題。

 

嘈嘈切切錯雜彈,琵琶聲停欲語遲。

人或許可以奮力互相理解,但卻無法拯救對方。

 

馬上淒涼、馬下淒涼,

路,還是要走下去。 

主員 |

特邀演員|

袁學慧

陳美蘭

03選                     《劍邪啟示錄》劇照17 - 真雲林閣掌中劇團.jpg

《劍邪啟示錄》

真雲林閣掌中劇團

製作人 |

 

主演/編劇 |

 

導演/編劇 |

 

戲劇顧問 |

 

舞台設計 |

 

燈光設計 |

 

影像設計 |

 

音樂設計 |

 

平面設計 |

丁福寬

 

李京曄

 

陳昶旭

 

游富凱

 

趙鈺涵

 

藍靖婷

 

范球

 

蔡秉衡

 

徐紹恩

作品介紹:

 

炙釜焚風,鼎中沸

一念熔體,入劍魂

七情六慾,惡橫流

物是人非,是人非?

 

赤鑄山上,鐵聲鏗鏘,鼓風大作……楚王下令限期內以金鐵丸鑄造一把絕世寶劍,未果,斬立絕。陷入執念的干將,手握鐵鎚不停敲打,龍泉之水注入其中,但寶劍依舊了無聲息。一旁的莫邪,放下剛出生的女嬰,一躍而下,縱身爐汁。少頃,爐中浮出一把劍,寒氣逼人,隱生邪氣,劍身圖紋與莫邪生前服飾,一模一樣。干將愛著這把劍,擁抱、親吻它,日以繼夜,片刻不離……

 

本次真雲林閣掌中劇團與劇場導演陳昶旭攜手合作的《劍邪啟示錄》,以劇團擅長的傳統布袋戲「劍俠戲」為主體,佐以偶戲劇場化的創作脈絡,期待在傳統與當代劇場的共融中,實踐「傳統」與「現代」的對話。以傳統為基礎的再創與重新詮釋,彼此相輔相成,進而達到「新面貌但不失其傳統技法價值」的全新演出。

操偶師 |

 

武場領導 |

 

文場領導 |

 

後場樂師 |

陳建霖、簡聖力、簡榮宏、鄭鈺儒

 

鄭志宏

 

劉恩彰

 

李惠珍、劉玉琪、朱羿愷

A1_05703 -04. 嵐曲劇團_《琵琶上的風沙》 陳紹元.jpg

《琵琶上的風沙》

嵐曲劇團

藝術顧問 |

 

製作人 |

 

編劇 |

 

導演 |

 

副導演 |

 

音樂設計 |

 

舞蹈設計 |

 

舞台設計 |

 

影像設計 |

 

服裝設計 |

 

燈光設計 |

蔡欣欣

 

李京璇、陳紹元

 

洪靖婷

 

林羣翊

 

張雅婷、陳紹元

 

周煌翔

 

張雅婷

 

吳怡瑱

 

羅士翔

 

黃稚揚

 

宋永鴻

作品介紹:

 

『琵琶上的風沙』為嵐曲劇團創團的首檔劇院規格作品,演出共兩場次。於演出前三週票券全數完售。演後青年演員們亦獲得多位專家學者肯定,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王逸群副主任特別嘉許『團隊青年演員演唱、身段精彩,演出的武打身段、文戲皆設計精彩。在地高雄團隊的能量,值得肯定。』演出以傳統經典『昭君出塞』為創作基礎,將流傳百年經典故事,以當代女性視角重新翻創,以奇幻仙境重塑王昭君一生。將生命決定權放回這位被選擇的女性身上,以女性視角出發,透過當代情愛思考、性別意識、人性哲思辯證,細膩呈現昭君的情感與思考。承繼歌仔戲經典傳統,革除教條式公式劇情,開創當代全新視野,更以女性主體為出發點,細膩呈現人性哲思與多元情感。

演出從規劃初期期呈現青年演員對於傳統戲曲、歌仔戲傳統表演的習練成果與經典傳承。於文本議題、表演方式、音樂編創、身段排練等,皆以承繼傳統為主要方向,呈現高雄在地青壯年歌仔戲演員習戲認真、表演功力正爐火純青。於劇場美學、設計主軸上定調為當代極簡,以簡練詩意舞台美學搭配多媒體多層次舞台運用,烘襯演員表演,讓觀眾聚焦演員身上,更為當代美學所驚豔。以承繼傳統戲曲傳統,開創歌仔戲表演樣貌新局為本演出主要特色。 

李京璇、張燕玲、陳昕宇、李怡純、李堃泓、黃鈞晟、李品蓉、郭信亨、李安傑、劉冠廷、邱昭源、吳淑穎、張玳寧、吳紹騰、吳紫瑄、翁欣鈺、俞品彤、洪宥羚

黃銘勳、閻鈺婷、柯銘峰、郭珍妤、王壢甄、林均柔、周煌翔

演員 |

樂師|

LYQ240628 臺北木偶劇團《五行金沙誅仙陣》劇照 攝影/林育全DSC_1756 - 臺北木偶劇團.jpg

《五行金沙誅仙陣》

臺北木偶劇團

劇藝傳承 |

 

編劇 |

 

導演 |

 

音樂設計 |

鄭安成

 

施如芳

 

伍姍姍

 

林永志

作品介紹:

 

《五行金沙誅仙陣》為清嘉慶年間神魔小說《鋒劍春秋》之重要章節。故事描寫戰國末期,海潮聖人預言「六國當滅,秦國當興」,道人魏天民遂依五行八卦與星宿地數設下大陣,四方升起青龍、白虎、朱雀、玄武旗幟,陰雲慘霧、日色無光,凡人入陣必死。孫臏雖知天命難違,仍迫於情義入陣抵抗;門徒相繼赴陣卻一一殞命。姪兒孫燕焚香求援,但秦始皇統一六國乃天意使然,諸神皆搖首不救。最終唯有雁愁澗母猿馬鈴喚出白猿,下山營救孫臏,為劇情帶來驚心動魄的轉折。

此次演出由資深藝師鄭安成老師口述說戲指導,依偶師特質安排橋段串聯。他長年蒐集各地演師版本錄音與劇本,整理分享以挖掘劇團特色,並傳授珍貴的口傳經驗與詮釋手法。特別著重於甘草人物的塑造,使莊嚴悲壯的情節更添趣味與人情味,展現布袋戲兼具藝術性與娛樂性的風貌。

同時,本劇保留傳統「現場後場奏樂」,由樂師即席伴奏,文場與戲偶緊密呼應。觀眾得以在聲、戲、樂三者合一中感受張力,體會布袋戲獨特的完整美學。透過鄭老師的傳承與劇團新生代的實踐,展現傳統藝術在當代舞台上的延續與深厚底蘊。

主演 |

助演 |

樂師|

吳聲杰、陳思廷、廖群瑋、林瑞騰

 

王祥亮、林凱翔

 

林永志、謝琼崎、林璟丞、劉士聞、林宸弘、周于甄、李庭安翔、林品妤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