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01選                   無名者的八種練習_張家豪_01 - 麟懿簡.jpeg

無名者的八種練習

01舞蹈製作

編舞 |

音樂設計 |

服裝設計 |

燈光設計 |

前期發展 |

簡麟懿

 

陳渝安

 

余承倧

 

劉志晨

 

陳祈安、呂紹可、謝甲賢、蘇胤勝

作品介紹:

 

生命並非一成不變,而是在反覆跌宕的修行中,知道自己是誰、反抗,並且凋零。

 

《無名者的八種練習》是創作者簡麟懿自2016年旅日返台以來,首次嘗試的長篇舞作。其創作動機,緣起於2017年的小品《八苦》──彼時他因旅外而錯過「太陽花學運」的現場參與,卻深受中國社運人士暨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逝世的震撼與觸動,決定以佛教思想中的「八苦」以及日本傳統表演藝術裡的「黒衣(くろご)」為意象,尋覓透過表演藝術為人權與社會現實發聲的可能。

 

「亾(wú)」意為「無」,亦延伸為「無者/舞者」,意指作品中的「看不見的人/無名者」。

 

然而無名者是誰?而有名字的人又是哪位?簡麟懿相信,看不見並不代表不存在。在社會運動的道路上,無名者從不缺席;他們可能沒有臉面,無法以名姓或頭銜立足,只能透過身體去宣告自身的存在。即便這樣的存在,可能於不同的生命處境中產生變異,一度成為怪物般的樣貌,但生命的歷程由此展開,透過九個篇章,探索生老病死等不同的生命處境,描繪眾生在輪迴裡的掙扎與修行。無名者在不斷的跌宕與對抗中練習著成為、練習著失去、練習著被看見,練習著消失殆盡....而我們或許都在其中,與無名者一同練習著,直到生命的答案逐漸浮現。

《What is Danger》德國威瑪藝術節演出.JPG

​What is Danger?

​長弓舞蹈劇場

共同創作暨表演者 |

影像導演暨攝影 |

攝影、剪輯 |

專案經理 |

張堅豪、Jan Möllmer

 

駱思維

 

陳韋勝

 

楊舒涵

作品介紹:

 

當遇到陌生人,會帶來什麼風險?他們對彼此來說到底有多陌生?一個人能走多遠?

 

敘述兩個陌生人之間的相遇,即編舞家張堅豪和 Jan Möllmer。他們試著冒險進入不同文化、生活故事和藝術家的個性之中。

 

兩個陌生人的探索,在這一次新的相遇之前和期間,體內激活的防禦機制以及如何釋放。他們將身體、圖像、文字和藝術體驗轉化為動能,從而創造出融合了舞蹈、危險和遊戲的混合活動。見證了兩個背景截然不同的男人試圖定義和協商一段關係的過程,觀眾不禁思考:他們是兄弟、夥伴、朋友、敵人,還是仍然是陌生人?透過有趣的方式,他們在作品中,建立了等級制度、條件和條款。堅豪和Jan,透過對身體的好奇觀察以及對未知領域的反應來解釋這個過程。

04選               250926滯留島永動城市未竟篇章(歐珀豪)-237 - Resident Island Dance Theatre 滯留島舞蹈劇場 (滯留島舞

永動城市(未竟篇章)

滯留島舞蹈劇場

團長 |

藝術總監 |

國際暨專案製作人 |

編導/共同創作者 |

音樂創作 |

舞者 |

燈光設計/舞台監督 |

舞台設計(動力機械裝置) |

服裝設計 |

藝術行政統籌 |

影像錄製剪輯 |

張忠安

 

方士允

 

蕭淑琳

 

張忠安、方士允

 

ONIKHO、謝心玲、曾華宣

 

方士允、阮怡蓁、林加涵、黃怡嫣、

鄭祐承、陳温亮、賴廷彥、潘宥睿

 

蔡馨瑩

 

許志偉

 

王立宇

 

康書瑄

 

楊政憲

作品介紹:

 

《永動城市(未竟篇章)》是一部融合共融舞蹈、聲音藝術與動力裝置的跨領域舞台作品,由國際製作人蕭淑琳發起,團長張忠安與方士允共同主導創作,美籍亞裔音樂人 ONIKHO 領銜聲音設計與現場演出。

作品以六公尺長的巨型翹翹板為核心裝置,象徵個體與社會之間的失衡與牽制;舞者透過身體與裝置的互動,回應當代社會資本、資源與能動性的複雜議題。音樂結合電子音、弦樂與實驗聲景,與動作互為感應,建構出多聲線共存的民主感官結構。

本作承接 2024「島與共融藝術節」片段首演,獲文化部文化平權計畫、美國在台協會及國藝會支持,2025 年於台北兩廳院與台江文化中心舉辦五場試演。未來預計將發展為完整長度作品,並與美國 Kinetic Light 進行駐地共創及國際巡演。

這不僅是一場演出,更是一項跨國文化實踐,探索無障礙、身體與未來的多重想像。 

 

現場音樂演出 |

ONIKHO(人聲/電子鍵盤)

謝心玲(電子小提琴)

曾華宣(大提琴)

03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莫棨翔_浴室殺人事件277894_0 -.jpg

浴室殺人事件

莫棨翔

創作者 |

攝影/剪輯 |

燈光設計 |

莫棨翔、游伊嫺

 

黃家瑞

 

陳世濱

作品介紹:

 

從推理小說的視角出發,《浴室殺人事件》將觀眾帶入一場步步揭露的敘事旅程。作品分為五個段落:相遇、戰鬥、恍惚、共鳴與暴風雨,透過不同身體質地交錯出角色的複雜心理。舞者在有限的場景——浴室——中遊走,在空間侷限下進行內外張力的拉扯。燈光、音樂與節奏的快速切換,猶如翻閱懸疑小說般緊湊。浴缸成為唯一不動的證物,將觀者拉回命案現場,也鎖住所有情節與情緒的核心。故事的真相,直到最後一刻才揭曉。

表演者 |

莫棨翔、游伊嫺

1 - ZHI LEI CHEN.png

南無警察大菩薩

藟艸合作社

編舞 |

音樂設計 |

演出動態攝影 |

陳芝藟

 

趙自在

 

皓橘攝影

作品介紹:

日治時期政府將警察與觀世音菩薩象徵結合創造「萬能警察」的形象,形成今日看來衝突又帶點荒謬的海報標語「南無警察大菩薩」在當時是嚴肅又不可違抗的,而派出所便是威權的代表。隨時代更迭,「南無警察大菩薩」的意義改變,威權政體瓦解,今日看似自由民主的社會卻仍在偶然間感受到生命無形的枷鎖。藟艸合作社持續以舞動回應歷史建築,探索當代與歷史間的縫隙。時空旅人們行囊上背,來到「原頂林仔邊警察官吏派出所」一探究竟。

 

時空推移下原頂林仔邊警察官吏派出所的權力消逝,然而建築本身象徵權威的意義並未消散。舞者以中性身體介入建築,透過當代觀點回應權威與體制、體制與壓迫、壓迫與自由,將作品從日治時期的威權討論輻散到民主社會的無形枷鎖。在承載歷史痕跡的空間中,藉由舞蹈的抽象性引發觀者對於歷史、權威、權力與權利的思辨及討論,產生多元觀點。 

舞者 |

陳盈琪、李泰棋、吳凱文、蘇微淳、王雨婕

bottom of page